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5-04-22 阅读次数:
保护视力色: 【文字 大 中 小】 |
4月17日下午,宁波市中医药博物馆开馆仪式暨王晖《维象中医临证实践录》新书发布会在宁波市中医院隆重举行。宁波市人大常委会领导、浙江省名中医王建康、宁波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陈彩凤、浙江省中医药博物馆常务副馆长郑洪、市文卫工会主席张红义、市卫健委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吴敏、市教育局宣传与德育处副处长陈亮、海曙区档案馆馆长齐海峰,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洪善贻、叶海、董幼祺、崔云等中医名家,宁波市中医院领导班子代表,企业代表、学校负责人、媒体代表等百余名嘉宾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仪式由宁波市中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钟光辉主持。
护理部带来开场表演《导引养生功法》,行云流水的演绎完美诠释了“形神共养”的中医养生理念。
宁波市中医院党委书记徐军致欢迎辞。徐书记表示,宁波市中医院作为中医药博物馆筹建的主要参与者,肩负着传承和发展中医药事业的重任。未来,博物馆将依托中医院的专业资源,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生动展现我市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脉络与独特魅力,将博物馆打造成为传播中医药文化的重要阵地。
宁波市卫生健康委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吴敏在致辞中表示,“希望能以宁波市中医药博物馆开馆为契机,着力做好服务体系提质,产业发展赋能,文化传播铸魂这‘三篇文章’,全力打造中医药综合改革先行市的潮头。”
宁波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陈彩凤在致辞中强调:“宁波市中医药博物馆将成为我市文旅新地标,未来将计划加强与天一阁等博物馆的联动,让其成为宁波的另一张文化金名片,为打造东方滨海时尚之都注入新活力。”
浙江省中医药博物馆常务副馆长郑洪教授作《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主题演讲。郑馆长以五洲大药房的历史文献为例,生动阐释了“百年药香里的文化密码”,提出“让文物说话,让历史指路”的博物馆建设理念。
现场,郑洪教授向博物馆捐赠1908年《中外日报》原件和1940年“瑞昌参行”保险凭票2件珍贵文物。这些藏品见证了宁波作为“中国药行街”的辉煌历史,具有很好的收藏价值。
随后,在领导及嘉宾的见证下,徐军书记与海曙区档案馆齐海峰馆长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建“曙档·忆空间”,实现中医药档案资源的共享、共研。
在与会领导的见证下,“宁波市中医药博物馆”正式揭牌开馆。鎏金匾额缓缓揭开的瞬间,标志着这座承载千年药香的文化殿堂正式向公众开放。
浙江省名中医王建康教授对《维象中医临证实践录》进行了介绍:“这部25.6万字的著作,凝聚了王晖老师半个世纪的临床智慧。‘气化太极球’理论为破解复杂病症提供了全新思路,是中医临床实践的重要突破。”
宁波市中医药学会会长崔云教授深入浅出地解析了“象思维”的临床价值:“当西医关注指标时,中医更注重‘气象’。王晖教授将玄妙的‘象’转化为可操作的诊疗模型,这是了不起的创新。”
83岁高龄的王晖老先生亲临现场,为慕名而来的读者赠书。一位年轻中医师激动地表示:“书中的‘病机分层理论’解决了我多年的临床困惑,受益匪浅!”
会后,嘉宾们前往博物馆参观。“甬派中医”“浙东药材”“非遗技艺”等主题展区备受欢迎。“浙八味”道地药材标本展示,百年药行街场景重现,让人们仿佛穿越时空,真切感受到了中医药的历史沉淀。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宁波市增添了一处文化新地标,也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注入了新活力。未来,宁波市中医药博物馆将成为市民了解中医、体验中医的重要窗口,助力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