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
顺着“春气”旺盛生长的“长寿菜”,这个春天你吃了吗?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3-05-02  阅读次数:

保护视力色: 【文字

原创 中医健康养生杂志 中医健康养生官方号 2023-04-17 06:56 发表于北京

 

中医健康养生官方号

《中医健康养生》杂志(邮发代号80-107)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国中医药报》社有限公司主办,致力于传播科学的中医健康理念和养生方法,努力成为中医养生保健领域的指航灯塔。

1346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春天是盛产野菜的季节,此时适当吃一些野菜,既可尝鲜又可保健,一举两得。

图片和脾利水的荠菜

荠菜又叫菱角菜、地米莱等,是一种道地药材。民间早就有三月三,荠菜当灵丹之说。中医认为,荠菜味辛、苦,性凉,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等功效,可以防治高血压病、冠心病、痢疾、肾炎等。

注意:食用荠菜好处虽多,但慢性腹泻者不宜食用,否则容易导致腹泻症状加重。由于荠菜中含有较多草酸,若不焯水食用,还可能引发体内结石。图片图片行气导滞的薤白

薤白又叫野蒜、小根蒜、小蒜等。其味辛、苦,性温,归心、肺、胃、大肠经,具有通阳化气、宽胸散结、行气导滞的作用。

注意:野蒜性温,气虚体质、阴虚体质及发热者均应慎食。野蒜不宜多食,否则会引起上火、胃痛及眼部不适等。

图片图片疏风清热的菊花脑

菊花脑形态与野菊花相似。菊花脑除含有蛋白质、纤维素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外,还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和挥发油,有特殊芳香味,食之凉爽清口,可以炒食、凉拌或煮汤。其味甘、苦,性寒,内服可疏风清热、凉血解毒;外用可拔毒退肿,可用于治疗便秘、高血压病、头痛和目赤等疾病。

注意:菊花脑性凉,凡脾胃虚寒、腹泻便溏者,均不宜过多食用。菊花脑有凉血作用,故女子月经来潮期间及寒性痛经者也不宜食用。图片图片利湿消肿的马兰头

马兰头味辛、性微寒,有清热解毒、散瘀止血、利湿消肿之功效。适合患有咽喉肿痛、黄疸、水肿、痢疾、淋浊等病症者食用。

注意:体虚、消化不良等人群忌食马兰头。

图片图片开胃爽神的香椿

早春的香椿头有浓郁的香味,尤其以野生头茬香椿芽为最佳。香椿的营养价值较高,除了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外,还有丰富的维生素、胡萝卜素、铁、磷、钙等营养成分。中医认为,香椿味苦、性平、无毒,有开胃爽神、祛风除湿、止血利气、消火解毒之功效,故民间有常食香椿芽不染病的说法。

注意:但从中医角度来看,香椿属于“发物”,容易生痰、助火。有眼部并发症者、体弱者、过敏者、大病初愈者、慢性病患者及孕妇等,均不宜大量食用香椿,以免对身体造成伤害。图片图片消痈散结的蒲公英

蒲公英为菊科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药食兼用,可生吃、炒食、做汤、炝拌等,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中医认为,蒲公英味苦、甘,性寒,入肝、胃经,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湿退黄、通淋止痛之功效。

注意:蒲公英在开花之前采下食用,清火、消炎的功效最佳。阳虚怕冷、脾胃虚弱者忌用,且食用量不宜过大。图片图片凉血止痢的马齿苋

马齿苋是我国千百年来既食用又药用的草本植物,民间又称它为长寿菜”“长命菜。中医认为,马齿苋味酸,性寒,归肝、大肠经,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止痢之功效,可用于防治肠炎、痢疾、痔疮等。

注意:马齿苋属于性寒凉的食物,脾胃虚弱、腹部受寒的人群不宜食用。图片
来源:综合自《中医健康养生》杂志2023年3月刊编辑:李思涵
审核:董鲁艳 陶宪凝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