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3-03-06 阅读次数:
保护视力色: 【文字 大 中 小】 |
文/倪诚 北京中医药大学 教授 主任医师
夏靖 北京中医药大学
30岁的美美从小就一直战“痘”不息。她的额头总是源源不断地长痘痘,用过多种手段都无法根除,因此大受挫折。她还存在一些从小养成的不良习惯:早餐吃加辣椒的面条,放学后吃麻辣烫或烧烤,晚上喝浓咖啡熬夜学习......痘痘如雨后春笋般在她脸上此起彼伏,满面油光,口苦不迭,早上刷牙时总要刷掉黄腻腻的舌苔。
像美美这样平时满面油光、易生痤疮、口苦、舌苔黄腻的人,属于典型的湿热体质。
01湿热体质怎么辨
湿热体质可由先天禀赋形成,也可由后天失调而致,如嗜烟酒、常熬夜,或滋补过度,催生或加重湿热体质;长期情绪压抑,借酒消愁,或长期生活在湿热环境,也会形成湿热体质。
因湿热之邪一阴一阳,在人体内缠绵难解,如油入面,故湿热体质者具有“内蒸外发”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
照一照湿热体质的“小镜子”
头身:面垢油光,易生痤疮,口苦、口臭,身重困倦;舌质偏红,苔黄腻;汗黏,有异味;男性易阴囊潮湿,女性易带下增多;对夏末秋初的湿热气候、湿重或气温偏高的环境较难适应。
饮食:喜食辛辣、煎炸烤熏的食物,嗜好吸烟、饮酒、喝咖啡等。
睡眠:湿热气候、湿重或气温偏高的环境下入睡困难。
心理:容易心烦急躁。
排泄:大便黏滞而不易解尽,或大便干燥;小便短黄
湿热体质者除了易生痤疮外,还易患湿疹、疮疖、复发性口腔溃疡、口臭、黄疸及高尿酸血症、脂溢性脱发、脂溢性皮炎、胆囊炎、代谢综合征、脂肪肝、前列腺炎、宫颈炎、盆腔炎等。
02湿热体质如何调?
饮食调养
湿热体质者宜食用性味甘寒或苦寒的清热利湿食物,如绿豆(芽)、赤小豆、芹菜、黄瓜、苦瓜、西瓜、冬瓜、丝瓜等。少食羊肉、动物内脏等肥腻之品,以及韭菜、生姜、辣椒等辛温助热的食物。
泥鳅炖豆腐
【原料】泥鳅500克、豆腐250克、食盐适量
【制作】泥鳅去腮及内脏,冲洗干净,放入锅中,加清水,煮至半熟,再加豆腐、适量食盐,炖至熟烂即成。
【效用】清利湿热。适合湿热体质者食用。
金银花水鸭汤
【原料】金银花9克,生地黄6克,水鸭1只,猪瘦肉250克,生姜2~3片,食盐、生抽适量
【制作】金银花、生地黄洗净,稍浸泡;水鸭宰净,去肠杂、臀部,洗净斩块;猪瘦肉洗净,不用刀切。然后将所有原料与生姜片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3000毫升(约12碗水量),先用大火煲沸,再转小火煲3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和生抽即可。
【效用】祛湿解毒。适合湿热体质易发痤疮、常感口苦口干者食用。
形体锻炼
湿热体质者宜做强度较大的锻炼,如中长跑、游泳、各种球类运动、武术等。夏季应避免在烈日下长时间活动,最好选择凉爽时锻炼。在秋高气爽的季节,可选择爬山登高。平时也可做八段锦,在完成整套动作后,将“双手托天理三焦”和“调理脾胃须单举”加做1~3遍。
精神调摄
湿热体质者宜稳定情绪,应尽量避免烦躁。可选择不同形式的兴趣爱好,如练习书法、养花等。宜多听曲调悠扬的音乐,如《高山流水》等。
来源:综合自《中医健康养生》杂志2023年2月刊编辑:李思涵
审核:董鲁艳 陶宪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