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中医力量:防治新冠肺炎,中医药特色有优势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2-04-18  阅读次数:

保护视力色: 【文字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医药在其防治中的独特优势逐渐凸显,并渐渐得到国家的认可和人民的信赖。

曾多次参加宁波市新冠肺炎救治工作的宁波市中医院二级主任中医师,浙江省名中医王邦才介绍:及时掌握确诊病例的病毒学特点、证候特征、地域及气候特点,完善中医药诊疗方案,并突出辨证施治,一人一方,对重型、轻型、普通型患者均有较好疗效。

习总书记指出:“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是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回顾中医抗疫历史,从《黄帝内经》、《伤寒论》到明清温病学说的形成,中医在长期与温疫的斗争中,留下了一整套完备的从预防到治疗、康复的理论体系与方法。不论病毒、疫情如何变化,中医总能找到应对之策,并控制疫情的流行,减少对人类的伤害。

近日,多地疫情又有反复,王邦才主任为大家介绍几点“治未病”的养生调护知识。

天人合一,顺应自然。

《内经》提出:“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也”,人本自然,人与自然有着相同的根源,自然界一切事物的生成、发展变化、消亡都是由于阴阳二气相互作用变化的结果。人赖自然而生存,并受自然的制约。“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都源于天地,自然界的变化必然会影响人体的相应变化,一日中的早、午、晚、夜;一月之中月亮的朔、弦、望、晦;一年中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体的阳气都会随之发生变化,故必须顺应天时,起居有常,作息规律,才能保持身体的健康状态。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避其毒气”体现了中医预防为主的思想,如新冠病毒等暴烈的疫毒之邪,“避之有时”是很好的预防方法,避免外出聚会,避免与感染者接触,勤通风,戴好口罩,注意手卫生,勤消毒,有效隔离,控制传播,均是应对疫情的有效措施。千万不可掉以轻心,让疾病有可乘之机。中医谓之“虚邪贼风”,即要当心疾病趁虚而入。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正气是指人体正常的防御机能和调节功能的综合体现,也可以说是人体精、神、气、血、津、液以及脏腑的正常功能活动,主要表现在机体的各种维护健康的能力,包括自我调节、适应环境、抗病祛邪和康复自愈等能力,所以中医非常重视人体正气的保养,指出固护人体正气要:关注体质,重视精神的调摄,保持情志舒畅,避免过度疲劳。体育锻炼推荐打八段锦、太极拳、养生桩等。此外还要顺应四时节气变化,规律作息,充足睡眠,合理膳食,均衡饮食,以达“正气内存”。

王邦才指出,新冠病毒感染者往往体质较虚,特别是一些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疾病的人更易受病。所以,平时养护正气、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非常重要。

中药预防茶饮方及穴位按摩保健

王医生推荐以下几款中药预防茶饮及穴位按摩保健方法:

新冠肺炎患者密切接触人群预防方(参考方药)

处方:生黄芪15g,生白术10g,芦根15g,金银花15g,连翘10g,广藿香10g,升麻10g,防风10g,生甘草6g。以上九味以水煎服,每日1次,可连服7天。

普通成人预防方(参考方药)

处方:生黄芪10g,金银花10g,广藿香6g,升麻10g,防风6g。开水冲泡,代茶饮。

儿童预防方(参考方药)

处方:太子参10g,金银花5g,广藿香3g,炒山楂5g,防风3g。开水冲泡,代茶饮。

香囊参考处方

藿香、佩兰、金银花、桑叶、薄荷、菊花、艾叶、冰片等份,共研细末,装于布袋中,挂于室内,或随身佩带。

穴位保健按摩

可选用足三里、曲池穴等,找准穴位后,用大拇指按揉、按压5分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