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科
白血病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9-04-22  阅读次数:

保护视力色: 【文字

什么是“白血病”

白血病是一类跟“造血干祖细胞”相关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其源头在于血液中各种造血干细胞发生了病变。病变的细胞秉承了肿瘤细胞独特的天性,长得非常快,并强行占用正常细胞的生存空间,使劲地“偷吃”正常细胞的营养物质,使体内的正常细胞难以健康成长。这好比田里杂草丛生的景象:当农田中的杂草没有被及时清除干净而长得十分茂盛时,农作物没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及营养补充,几乎无法正常生长。

“白血病”是名副其实的“癌症”

“白血病”称为“病”,似乎与癌症搭不上边,但事实上,“白血病”与“肺癌”、“胃癌”、“肝癌”一样,也是恶性程度很高的一种癌症,或许“血癌”一词形容得更加贴切一些。对于急性白血病,若不积极治疗,平均生存时间只有3个月左右,甚至在诊断数天后便悄然离世。

哪些人容易得白血病

在临床上,大多数白血病患者的病因尚不清楚。目前关于白血病的病因研究显示,某个体是否发生白血病可能取决于内因、外因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据有关研究,具有以下情况者,其白血病的发生率可能高于普通人,即所谓"高危"人群:

1、物理因素:曾因某些特殊需要或意外事故而受到电离辐射者,如肿瘤或其他患者进行X线或丫射线照射或32P治疗后、受原子弹爆炸等核辐射的幸存者。

2、化学因素:长期或慢性接触某些化学试剂或药物者,如苯及其衍生物、某些抗肿瘤药物如烷化剂等或某些免疫抑制剂,乙双吗啉等。 化学因素与平时生活工作容易关联,如以下情况:

(1)、住所周围有工厂:研究表明住所周围500米以内有工厂(如化工厂、造纸厂或制鞋厂等)的人患白血病的风险增加,化工厂含有多种有害物质,主要有害化学物质包括苯、甲苯、二甲苯、氯乙烯、煤焦油等。例如,“苯”可直接进入体内破坏造血系统,进而容易引发“血癌”。

(2)、职业暴露

职业暴露是白血病发生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若长期接触放射线、油漆、杀虫剂等污染物,则患白血病的概率也大大增加。

(3)、经常染发

 “染发剂”中含有芳香胺及一些含氮化合物,有潜在的致癌性,与多种肿瘤的发生相关。

(4)、装修后入住过“快”

许多常见的装修材料中含有甲醛、苯、放射性物质氡等室内挥发性污染物(VOCs),包括地板革、壁纸、壁布、复合地板、地毯、地板漆等。在装修时,室内这些污染物浓度最高,装修后随着时间的延长,浓度随之下降。例如,室内苯的浓度在装修后1周内最高,以后逐渐降低,大约30天后“苯”浓度降至装修前的水平。

 若过多地暴露在这类污染空气中,会增加患白血病的危险性。有研究结果显示,装修后立即入住的人患白血病的危险是装修30天以后入住者的4倍以上。

3、生物因素:曾受某种逆转录RNA病毒(如HTLV-I型病毒)感染者。

4、遗传因素:具某些先天性、遗传性疾病者,如Down氏综合征、Fanconi贫血、Bloom综合征患者。

白血病的常见治疗方法

化学治疗:用化学合成药物治疗疾病的方法,临床上最常用。这些药物可杀灭肿瘤细胞,有时称为细胞毒药物。化疗可分为两个阶段即诱导缓解化疗和缓解后巩固化疗,争取用药1~2个疗程达到完全缓解,缓解后治疗一般于第一次取得完全缓解之后两周开始。但化疗在治疗的同时也会带给患者很大的毒副作用,有部分患者能够长期缓解,而另一部会复发,复发后就治疗困难。

骨髓移植:少数高危型的白血病、反复发作或不能缓解的患者,有必要进行骨髓移植。临床分为同种异体骨髓移植和自体骨髓移植。白血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骨髓移植,但其费用高,常有排异影响生活,且成功率不够理想。

新的治疗方法展望:虽然移植可以获得较好的生存效果,但是移植物抗宿主病等并发症可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选择性免疫治疗和各种分子靶向治疗是将来治愈白血病的希望,例如肿瘤疫苗、细胞免疫治疗、细胞信号通路调节剂等。目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有较好的靶向药物治疗。

想增加白血病疗效,不妨“联手”中医!

恶性血液病的治疗主要是化疗,即选取对肿瘤细胞有毒性的一种或多种药物杀伤肿瘤细胞达到治病的目的,但化疗药物在杀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细胞也带来了极大的损害,因此,会出现多种多样的毒副反应如,呕吐、脱发、骨髓抑制、脏器功能损害等。在病人体质虚弱、营养不良及经过多次长时期化疗后或在病情缓解后,再继续使用化疗药物就会出现严重毒副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结合中医药治疗,则会避免或减轻诸如此类的毒副反应。中医理论认为,恶性血液病的病因病机为"邪毒",根本原因在于"正气虚",用今天的语言讲,就是由于免疫功能低下,加之在多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导致了恶性血液病的发生。基于此,中医药采取"扶正"和"祛邪"二大原则来辨证论治。 一般来说,白血病人在化疗期间及化疗前后都可配合中医药,不仅有调理身体促进恢复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可以提升白血病治疗效果!但不同阶段所介入的中医疗方均不同,需辨证施治,针对性的中医疗方在不同时期的化疗阶段所呈现的作用也不同。

化疗前期:

中药的作用重点是提高化疗药物的敏感性,预防耐药,并针对患者具有的症状,改善患者一般状况,让患者能耐受化疗。白血病患者多表现为外周血象异常、正常造血细胞受抑、正虚症状明显,治宜扶正为主,兼以解毒攻邪,待患者血象改善,再以祛邪为主,为患者顺利进入化疗期打下坚实基础。

化疗期间:

中药的作用重点是缓解化疗对身体带来的毒副作用,尤其是胃肠道不良反应、肝功能损害,帮助身体恢复,而且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可以帮助化疗最大化的起效,可以保证化疗可以顺畅的进行下来。

白血病化疗就是杀灭白血病肿瘤细胞,中医治疗中的"祛邪"也有成功的例子。例如80年代以来,我国医学工作者从中药中筛选出的砷剂治疗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是一项世界性的突破,目前已得到全世界的认同,极大地改善了以前M3治疗中的复发及高死亡率问题,是我国医学界对世界人类的一大贡献,也是传统的中医中药对人类的一大贡献。

化疗后期:

中药的作用重点是减轻骨髓抑制、降低肾功能损害。保护正常细胞,使血象不至于降得过低,或尽快恢复血象,不影响下一疗程化疗。

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往往出现骨髓抑制,以化疗后7~10天最为明显,此期患者外周血三系下降明显,常出现发热、出血、贫血等,益气养阴、健脾补肾中药可配合西医升白、抗感染、止血、输血等手段以加强支持,使患者安全度过骨髓抑制期,有利于化疗按期进行。促进机体恢复,提高无病生存率,并能改善生存质量,达到长期缓解,还有效防治急性白血病复发。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