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科
乳腺癌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9-04-22  阅读次数:

保护视力色: 【文字

乳腺癌是严重威胁女性生命的常见恶性肿瘤,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活习惯的变化,近10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提高,且发病高危期在45-79岁。在临床中经常会遇上前来咨询的关于乳腺癌的各种问题,归纳了宁波地区最热门的几个问题,总结如下:

一、医生我为什会得乳腺癌?生活中有那些办法预防乳腺癌吗?

乳腺癌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不是单一因素引起的,以下因素是目前有共识可以提高罹患乳腺癌的风险:

1、遗传:乳腺癌和遗传有关,比如17号染色体上的BRCA1和BRCA2基因,这个目前无法干预,只有极少数的会去做预防性双乳切除(安吉丽娜•朱莉),但三代之内的直系亲戚有乳腺癌病史,建议1年1次定期体检。

2、肥胖:超重和肥胖会增加10种常见癌症的患病风险,(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2m)每增加5kg/m2,绝经后乳腺癌风险增加5%,同时肥胖还能增加乳腺癌患者的死亡率,那怎么改变生活方式来控制体重呢?

简单的说6个字“管住嘴、迈开腿”。

(1)饮食干预:减少摄入高脂肪、高蛋白饮食,特别是富含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动物脂肪),食用油宜采用特级初榨橄榄油(地中海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的新鲜食物(蔬菜及低热量水果),控制总热量的摄入,饮食要有节制。

(2)身体锻炼: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控制体重,增强体质,调节免疫系统,预防乳腺癌,但要避免过度锻炼,每天至少30分钟中等运动,减少静坐时间。瑜伽可改善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有研究发现每周2次的瑜伽锻炼能减轻疲劳,改善乳腺癌患者的预后。

3、饮酒:女性要少饮酒或者不饮酒,酒精会增强雌激素诱导肿瘤细胞增殖,提高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此外对正在采用他莫昔芬内分泌治疗的乳腺癌患者,酒精会削弱药物的作用。

4、吸烟:吸烟可以显著提高乳腺癌的发病率和乳腺癌患者的死亡率。

5、此外年龄老化、35岁后初次生育、不曾怀孕、未哺乳、初潮年龄小(12岁)、绝经晚、绝经后进行激素替代治疗、口服避孕药等也和乳腺癌的发病有关。

二、如何进行乳房的自我检查?出现哪些症状要立即就医?

乳腺的自检是发现乳腺癌的重要手段(至少1次/月),出现以下症状时要及时去医院乳腺专科进行进一步检查

1、乳房肿块或增厚,与周围区域触感不同。

2、乳房或乳晕的皮肤脱落。

3、乳房皮肤发红或凹陷。

4、腋窝触及肿块。

5、乳房形状、大小、外观变化。

6、乳头溢血、溢液。

三、怎么做检查来发现乳腺癌?

我国女性乳腺腺体比较致密,发病高峰相对西方女性提前5年左右,所以对非高危人群,一般推荐B超、钼靶和临床体检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筛查,筛查年龄建议从40岁开始,每2年1次。对高危人群可提前至20岁开始,每年1次。此外CT、磁共振、前哨淋巴结活检也是重要的检查手段。

四、不幸得了乳腺癌,保乳手术是不是没有乳房全切手术安全?

对于分期较早的乳腺癌患者,目前保乳治疗越来越多,目前的医疗条件可以保证保乳治疗不劣于乳房全切,甚至更好,在发达国家,乳房全切逐年减少。

五、手术完了之后还要进行哪些治疗?

通过术后病理,按不同的分期和分子亚型,少数患者可能只需要随访,不需要任何后续治疗,大多数的患者可能就要进行化疗、放疗、以及5-10年的内分泌治疗,此外中医中药治疗也是一种很好的补充治疗手段。

六、医生得了乳腺癌可以吃豆制品吗?

吃豆制品不会增加乳腺癌的风险,相反,吃豆制品可以预防乳腺癌,豆制品中的“雌激素”,是“植物雌激素”和人体内的不一样,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在人体内雌激素不足时可以提高体内雌激素,当人体内雌激素过高时,它还可以起到抑制的作用。适量吃豆制品是《国际乳房健康和癌症指南》列举的预防乳腺癌的方法之一。

七、如何缓解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时产生“恼人”的潮热?

相关研究表明,针灸治疗和中医中药治疗可以缓解“令人苦恼”的潮热症状。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