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9-04-19 阅读次数:
保护视力色: 【文字 大 中 小】 |
湿疹是一种由内外多因素引起的症状多样性易反复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属于特应性皮炎,是婴幼儿常见的一种皮肤病。
湿疹的发生和皮肤屏障受损及免疫反应异常有关。诱发加重湿疹的因素多种多样,且因果关系比较复杂,常导致湿疹易反复发作和趋向慢性化。婴幼儿湿疹的发病与外因(环境、气候、温度及皮肤可接触的衣物等);内因(遗传体质、胃肠道功能、皮肤屏障功能及精神状态等)多因素有关。
婴幼儿湿疹,多发生于出生1~6个月,皮疹常对称发于面颊、额部、两眉及头皮,少数可浸及胸背、颈项及上臂等处,形态可见红斑、丘疹、水疱、糜烂、渗液、结痂、脱屑,在头皮、眉部可有黄色脂性痂皮覆盖,皮疹反复发作,痒甚。四季均可发病,冬春季节发病率较高,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城市多于农村。
婴幼儿湿疹中医俗称“奶癣”,中医认为,本病因素体湿热内蕴,外因风邪相搏,结于肌肤,以致血行不畅而发。造成素体湿热的原因很多,婴儿者常因胎热之毒遗留,或乳母嗜食炙煿辛热厚味之品引起。急性发病者,多属实证,为风、湿、热邪滞肺胃,发于肌肤。风胜者,皮疹多呈丘疹、粟粒疹,瘙痒甚;湿胜者,皮疹多糜烂、渗液;热胜者,皮疹红肿明显。亚急性或慢性发病者,多属虚实夹杂,或见脾虚湿盛,皮疹皮淡或暗红,渗液较多,缠绵不愈;或见血虚风燥,皮疹增厚粗糙,干燥脱屑,瘙痒剧烈。
婴幼儿湿疹的西药治疗多采用含有激素类的外用软膏局部涂擦,但停药容易复发,甚至加剧。中医治疗婴幼儿湿疹效果较佳,并且可以兼顾脾胃,调节体质。
目前我院儿科对运用中医药治疗婴幼儿湿疹形成了内外结合的方案,在实际临床工作中也十分重视对患儿家长的养护指导。除了根据患儿的症状体征来辨证论治,个性化立法处方中药内服,另有根据患儿体质偏湿或偏热的中药外涂法治疗,内外结合,以期缓解患儿痛苦,防止复发。
附:婴儿湿疹的养护
好的护理可以预防湿疹发生,在日常生活中需要避免一切诱发或加重因素,注意以下几点:
1、保持婴儿双手清洁,经常为婴儿剪手指甲,避免搔抓,引起表皮破损、糜烂,流出渗液,以防感染。
2、母乳喂养时,母亲忌食辛辣、过咸、鱼虾海鲜及羊肉、肥腻等食物。人工喂养可用牛奶、羊奶、配方奶制品等。辅食品种逐一增加,循序渐进,少量多餐,辅食充分蒸煮;喂食要避免食物外溢刺激口周皮肤;避免食用明确过敏的食物。
3、患儿衣物以纯棉为佳,宽松柔软为宜,衣物厚度较同龄婴儿略薄,保持凉爽是很关键的;不宜穿化纤或毛衣。
4、保持室内干燥,切忌潮气过重。居室要求凉爽、通风和清洁,用湿拖把和抹布清洁居室,避免屋尘、螨及动物毛等变应原的吸入和接触。
5、勿用热水或肥皂洗浴,若结痂较厚,可先用植物油湿润,然后轻轻擦去。建议水温36℃-38℃,使用pH为5.5-6.0的沐浴液或润肤剂为宜。水质良好、水温适宜(家长腕内侧皮肤测试不凉不烫,36℃左右即可)、洗澡时间不宜过长(5分钟左右,不超过10分钟)、沐浴液应选择弱酸性(PH6左右)产品;洗澡后必需全身使用润肤乳(同样为弱酸性),可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脂质保护层,达到锁水的功能,以促进皮肤屏障的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