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
儿童性早熟的预防与治疗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9-04-19  阅读次数:

保护视力色: 【文字

儿童性早熟是一种儿童生长发育异常的内分泌疾病,临床表现为男孩在9周岁以前出现睾丸增大、阴毛出现、声音变粗,女孩8岁以前出现乳房下有硬块、肿痛、乳晕或乳房增大、隆起等。本病以女童多见。
性早熟根据其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分为中枢性性早熟和外周性性早熟两大类。

一、中枢性性早熟又称真性性早熟,由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过早启动,患儿除有第二性征的发育外,还有卵巢或睾丸的发育,性发育的过程和正常青春期发育的顺序一致,只是年龄提前。

二、外周性早熟,亦称假性性早熟,往往只表现为副性征的单一出现,如单纯性的发育乳房、出现喉结等,无性腺的发育。
性早熟对儿童身心健康有或很大影响。首先,性早熟儿童体格提早发育,骨骼成熟较快,骨龄超过实际年龄而骨骺提前闭合,缩短孩子生长时间,影响孩子的成年终身高。其次,由于生理上过早进入性发育期,患儿性心理发育相对滞后,性早熟儿童因性征和体格发育较同龄儿童明显提前,极易引起患儿心理上的变化,甚至出现心理和行为的异常,如早恋、自卑、抑郁、萎靡不振或攻击行为等。

目前认为,营养改善、环境污染、含激素食物、盲目进补、避孕药和化妆品误服误用、性信息增多,是儿童性早熟增多的主要原因。家长了解相关知识,在生活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儿童加强监管,以预防性早熟。
(1)不乱吃补品,对于生长发育正常的孩子,不必另加滋补品。比如冬虫夏草、人参、花旗参、蜂王浆之类的东西。
(2)适当控制饮食,避免含油脂多的食品,以免过高的热量会在儿童体内转变为多余的脂肪,引发内分泌紊乱,不吃反季节食物及禽类脖颈等含激素食物。
(3)夜晚关灯睡觉,高质量睡眠可以保证垂体在夜间分泌足量的生长激素,而夜间长时间光照会影响大脑中的内分泌器官松果体的正常工作,可能导致促性腺激素的提前分泌,从而导致性早熟。
(4)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尤其是下肢运动,如跳绳、跳橡皮筋、爬楼梯等,预防肥胖,保证线性增长。
(5)净化视听空间,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网络,避免让孩子看与谈情说爱有关的影视镜头和书籍。
(6)妥善存放含化妆品、性激素药物,避免孩子误服。

如果孩子有了性早熟的迹象,家长应给予孩子各方面的关心和爱护,并对其进行适当的性教育,消除精神压力。同时早发现早就医,及时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如骨龄、子宫B超、CT、性激素测定等,最好是在青春期刚启动,即女孩来月经前,男孩“变声”前进行干预。目前在临床上,我院主要采用中医药疗法,根据小儿“阴不足而阳有余”的生理特点,临床辨证论治,运用中药平衡阴阳、调和气血,可抑制儿童第二性征的发育,推迟发育时间,延缓骨成熟的时间,防止骨骺早期闭合所导致的身材矮小。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