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宁波市中医院 发布日期:2015-10-21 阅读次数:
保护视力色: 【文字 大 中 小】 |
古有百岁,今又何难
古代名医华佗,通晓养生之法,年近百岁,仍保持着壮年的容貌。他创造的“五禽戏”模仿熊援树木和鹞鹰回头盼顾的动作,伸展腰肢,活动关节,使手足利索灵活;他的学生吴普就是按照这种方法进行练习,90多岁了,照样耳聪目明,牙齿坚固;华佗还精于医方用药,樊阿服用了他配制的健体益身之药,活了一百岁,身体轻捷,头发不白;彭祖也是古代长寿的人,他经常活动身体,又不使身体过度疲劳……
古代尚能如此长寿,然而在经济发达的今天,青年人的整体生存状态未必就比上一代健康。现在许多人乘车代替了骑车和走路;大鱼大肉代替了蔬菜粗粮;一年四季在空调房工作,使人没有春夏秋冬;而且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加快,导致心里压力增加;此外,环境和饮食的污染也损害了人们的健康,这些都是疾病潜在的危险因素。据统计,如今我国国民40岁后身体机能呈明显下降趋势,主要表现为血压升高,肺活量下降。我国儿童青少年的肺活量比1985年同龄人低,而人群的肥胖率比1995年有较大幅度增长,由5.9%增至10.1%。
健康人对健康知识的渴求程度和健康意识远没有患病者来得迫切。其实,预防疾病的关键在于人们首先要拥有健康的理念和健康的知识。如果实行预防措施,就能控制慢性病的发生和死亡,早亡的人中有40%是可以避免的。如洪昭光教授所说,多学习保健知识,就如同登上了“健康快车”。
只要人们有了健康的理念,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健康,在工作之余适当锻炼,使食物得到消化吸收,使血液得到流动畅通,身体就会如同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一样,大大减少疾病的发生。据统计,目前全国百岁以上的老人仅占百万分之六点四,最长寿的四川老人杜品华活了一百二十岁,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再清苦也乐观,劳作一生,活动一生,始终坚持肢体关节不断活动,使血脉流通,经络疏利,气机调畅,从而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达到健康长寿。
同时,用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生活,看待疾病,看待人生,就会意志坚定,毅力坚强,心情愉快,心胸开阔,让生命充满希望。即便身患重病,也要在心底里藐视疾病,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相信总会有办法攻克疾病的难关。
让我们人人登上“健康快车”,驰向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