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医务科 发布日期:2012-03-02 阅读次数:
保护视力色: 【文字 大 中 小】 |
大家都知道,病历是对患者疾病发生、发展、诊断、治疗、转归等情况的客观记录。病历书写是每一位医生成长过程中的必然经历,但在实际工作中,有人忽视了病历书写本应是临床工作的一部分,认为病历的书写占据了大量的工作时间,给本已繁杂的临床工作增添了更多的麻烦,所以采取能拖就拖、能简就简的方式去应付完成。
病历和文学作品相比有其共同点,都要求书写者要具有基本的文学修养,但病历书写又与文学作品有着本质的区别。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要求真实、科学、规范。
首先病历书写的客观性决定了病历必须要真实、反应的是病人的原始感受,不需要大量的修饰,但同时要不拘于只是简单的病人叙述录音记录。实际工作中,不及时书写而靠后期的回忆去补记甚至去编写,难以保证它的真实性。电子病历的推行给医生带来了文字方面的减负,但拷贝甚至嫁接却导致距离病历应具有的真实性越来越远。
与医疗相关的特殊性决定了书写过程中还要受到诸多规则的限制,很多医生对条条款款的病历书写规则充满“愤恨”,是医生厌倦病历书写最重要的原因。文学作品可以任由作者发挥,品尝着李白斗酒诗百篇的酣畅淋漓,而病历面临的是严格的检查,体验的是忐忑不安的尴尬。实际上,病历中渗透着各种医疗制度,如三级查房制度、技术准入制度、沟通制度、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转科制度等等,这些制度是制定病历书写规则的依据,也正是这些制度要求病历书写必须在规定的条框中完成,不可逾越。这些规则的执行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科室、医院管理水平的高低。应该受到科室主任和医生的高度重视。忽视病历书写的背后是忽视医疗质量的开端,没有了质量的保障,医疗的发展又该从何谈起。
病历的科学性考验着书写者的问诊、归纳的能力。没有医疗基础理论和技术水平作为基础的病历,自然是流水帐,干枯拖沓,看不出作者的思考、分析、判断,更谈不上病历的内涵。就象一部没有生活体验的文学作品,通篇是华词艳赋掩饰下的无病呻吟。一份高水平的病历就象经典文学名著一样能体现作者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而这正是是病历书写的本质。这让我常常想起被称为协和三宝之一的协和病历,每次总是为之震撼。协和对每一位年轻医生提出这样的要求:“从写病历开始,而不是开刀,不是开药”。也正是这样的要求造就了协和病历的传奇。协和病历就是医生知识与智慧的结晶。
随着社会的发展,病历在其固有的功能之上,很多的社会功能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法律依据、医疗保险等与我们医生息息相关。在律师眼中,病历就是法律的依据。你可能没意识到因为忙碌而漏掉的一个患方签字,已经侵犯了患者的知情权。法律不会原谅任何一个在临床上看似合情合理的理由,任何一个不符合规范的理由在法律面前都会变的苍白无力,法律是无情的。遗憾的是仍有很多医生对此没有引起的足够重视,不及时书写完成、告知不到位等会经常成为医疗争议中的软肋。
一份客观的病历,记录的是病人的病情变化,是病人的一份健康档案;在经历着众多千差万别的病人,伴随着一份份病历的诞生,这份劳动犹如润物细无声般,在自己辛勤的记录中医生渐渐成长起来。一份科学的病历,是一份医生自我成长的记录;一份规范的病历,无不渗透着医生对病人的关心,对生命的敬畏。
病历书写是医疗工作赋予医生的责任。每一份病历都是我们医生的一部作品,需要我们带着一份爱心去完成,投入其中你会体验到它的乐趣,投入其中你会感受到它带给你的收获。希望在若干年后你能为自己的作品骄傲,更为自己的成长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