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院办 发布日期:2012-11-13 阅读次数:
保护视力色: 【文字 大 中 小】 |
冬季是进补的好时节,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中药“膏方”养生开始进入不少人的生活。宁波市中医院的膏方门诊将于11月19日开始。由于膏方针对性强,疗效好,应用时间较长,不能更改,所以需服用者提供身体各种详细数据,是一种独特的中医疗法。因此,在服用膏方前,我们一定要做好准备工作,以让开方专家了解你的体质情况。那么怎样做好服用膏滋药前的准备工作呢?为此记者特意走访了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周建扬主任中医师。
专家强调,冬令进补需讲究“科学膏方”的进补理念,否则盲目乱补只会适得其反。
膏方切忌乱服
周医生表示,不同群体对膏方的要求不同,比如老年人更看重调养气血、延年益寿的作用,中青年人希望借膏方来缓解亚健康症状、强身健体等。中医进补向来讲究一人一方,必须在医生把脉诊断后,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开药方,膏方也是如此,不可乱服用膏方。服用膏方是有讲究的:什么人能服?如何服用膏方?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才可以。
常有些患者从网上抄来一个中药膏方,到医院里抓药,或者自己在药店,根据膏方的配方,购买一些中药材自己在家熬制,然后服用,有的是全家服用,这存在很大的误区,甚至有致病危害。
辨识体质,把脉开方
“不同人吃同一个膏方,这是一个误区。”周医生提醒市民“膏方必须是根据每个人的体质情况,有医生把脉后每人一方。”记者了解到,一些年轻白领为了“省钱”,转投网站,争相求购廉价的成品膏方, 除了热衷网购外,还有一些女白领在家自行熬制膏方,还把配方和做法“晒”到网上,这种做法是极不科学的。
因为膏方是通过补益人体气血阴阳,才能达到补虚扶正的效果,通过药物的补益,使人体气血阴阳虚弱或脏腑之间的失调状态得到纠正,复归于平衡。如果不问虚实,不论辨证,盲目进补,就会出现种种不良反应,在临床常见到患者在冬季服用补药后出现胸闷、呕吐、腹胀、胃口减退、口干口苦、头晕不适等症状,所以在进补服膏方前宜先进行中医体质辨识。
而近年来在中医院开设的体质辨识门诊(治未病—养生保健),就是通过中医体质辨识(即以人的体质为认知对象,从体质状态及不同体质分类的特性,把握其健康与疾病的整体要素与个体差异的手段,从而制定防治原则,选择相应的治疗、预防、养生方法,进行“因人制宜”的干预)将人体分为九种体质,即平和质、阴虚质、阳虚质、湿热质、痰湿质、血瘀质、气郁质、气虚质、特稟质、(血虚质)。这也就是所谓的中医体格检查,通过中医体质辨识,能更好地指导专家进行冬季的膏方或其他中药滋补品调养,更有效地提高就诊者的体质。
膏方进补并不是多多益善
服膏方的合适季节是冬季,一般要求在立冬到次年立春前后服用。严格一些是冬至到立春的一个半月内,放宽一些是从霜降到次年春分,有4.5个月时间。也有少数患者,一年四季大多数日子都在坚持服用膏滋药。有些市民欲求速效,认为多多益善,每天服用几次,结果适得其反!服用膏方一般早中晚各一次,或每日两次,可随自己的方便。宜空腹服。如果空腹服时胃不舒服,也可半饥半饱时服用,即餐后半小时~2小时服。每次1~2调羹,即30-50毫升,温开水化开,稀释,再用微波炉热一下或煮沸一下。
周医生指出,门诊中常见类似患者,为求速效,每天服用几次,半个月服完一疗程,结果适得其反。这是因为膏方是针对个体的状况而配的,医生开出的两罐膏方往往需要患者服用一个冬季,一个身体十分虚弱的人,要想一下子变得十分强壮,一口吃成一个胖子,往往是事与愿违的,因此,进补族服用时一定要注意定时定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