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文化
援非手记
总统家乡达马哈市义诊随记

信息来源:王永生  发布日期:2019-02-18  阅读次数:

保护视力色: 【文字

在使馆党委的统一部署下,经过前期认真详细的实地调研,2018年12月16日,期盼已久的总统家乡达马哈市义诊的日子终于到来了,这是我们第16批援中非医疗队自2017年12月28日复派以来的第一次外出班吉市义诊,也是自2012年因中非内战导致援中非医疗队中断达五年之久后的第一次,意义非凡。

早上天不亮我们就起床,再次清点一下所需物品,随便吃了点东西,与使馆经商处的同志,中资企业的人员,以及我们的医疗助手汇合后,大家怀着激动又期待的心情,在朦胧的晨光中出发了。

通往达马哈的道路,为双向单车道柏油路,路况还可以,坑坑洼洼比较少。车队出班吉市区后,映入眼帘的就是一派原始的非洲乡间田野景色,路边原始森林、草地、茅草屋不时擦身而过,迎面时不时遇到载满乘客与货物的出租车,像一只大蜗牛似得慢慢爬行;经过乡野村镇时,破旧的墙壁上“中国援助非洲的卫星电视万村通工程(中非)项目”的宣传画--我们的五星红旗与中非国旗赫然映入眼帘,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经过短短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到达义诊地点--达马哈市新建的车站,说是车站,总以为怎么着也得有几间房子吧,其实只有一个大棚,地面只是做了简单的硬化处理,只能挡雨不能遮风。我们到的时候,已经有聚集了很多当地患者。我们抓紧时间挂起义诊的横幅,把医疗援助中非四十周年的宣传画摆放整齐,安排好各个科室的诊疗位置。首先是登记处、量血压、测身高体重,接着就是内科诊疗(包括友谊医院院长、卫生部部长)、眼科、中医针灸、妇科、检验科、药剂科。

上午九点整义诊正式拉开了帷幕。

由于达马哈市落后的医疗卫生条件,当地很多民众可能一辈子都没有看过医生,更不用说是从遥远的东方大国——中国来的医疗专家了。人们在等待就诊的过程中仔细观看中国医疗援助中非四十周年图片展,体会中国与中非之间深厚的兄弟情谊,感受大爱无疆、救死扶伤的医疗队精神。

在义诊期间,听到消息的人们从不断四面八方聚集过来,一拨接一拨,午饭我们只能抓紧时间啃几口面包,就继续工作。这次义诊中我接诊的病人以腰腿痛居多,主要考虑跟当地人的生活习惯有关,头顶重物增加了腰椎的压力,席地而卧易感受寒湿之气。因为没有诊疗床,治疗过程中只能选择方便的远端取穴为主,但最终治疗效果还是赢得了当地患者的认可,不断有患者过来询问就诊。接诊过程也遇到了一定困难——语言沟通障碍,当地由于教育落后,很多人不懂官方语言法语,只会当地土语桑戈语,自己没有当地医助,只能借别科的医助帮忙,完成诊疗工作。

来自我院药剂科的王强同志负责本次义诊抗疟药的发放工作,当地由于生活条件较差,防蚊抗疟意识不强,导致疟疾高发,而我们从国内带来的由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研发的青蒿素,正是治疗疟疾的特效药,效果好,副作用少,所以他从开始到结束就一直没有停过,耐心仔细的给病人讲解药物的服用方法。直到使馆工作人员催促,大家才结束本次义诊。

在义诊过程中,中非总统图瓦德拉先生的到来使得这次义诊达到了高潮,当地民众很是激动,欢呼声不断;总统在简单的开场白后与医疗队员亲切的握手,并询问工作情况。义诊结束后总统为了表示感谢,邀请全体医疗队队员到他的私人庄园做客,并享请我们品尝了颇具非洲特色的自助餐。

这次义诊经中非多家媒体广泛报道,取得了轰动性的效果,反响很大。有很多其他各地的市长向使馆打听医疗队义诊的事宜,希望中国医疗队能到他们主政的地方义诊,为当地百姓诊病,送健康。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