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信息
国际护胃日:你知道如何护胃吗?

信息来源:院办  发布日期:2018-03-22  阅读次数:

保护视力色: 【文字

  4月9日是第13个“国际护胃日”,今年我们的主题是:暖心护胃,相伴你我。4月4日,我院消化内科开展了护胃科普活动,在为广大胃病患者答疑解惑的过程中,发现不少市民的养胃观点存在误区。
  误区一:做胃镜一定会很痛
  胃癌的早期发现对提高生存率至关重要。而胃镜是目前胃癌检查的首选方法。建议年龄>40岁,凡是符合以下5条中的任一条,都建议做胃镜进行胃癌筛查:1.胃癌高发地区人群;2.幽门螺杆菌(Hp)感染者;3.胃癌前疾病: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疣状胃炎;4.父母或子女患有胃癌;5.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可是,因为常常听说做胃镜会很痛,所以很多没有做过胃镜的人一听说要做胃镜检查,就先吓坏了。其实,让患者有个舒适的就医体验,一直都是我们脾胃病科(市中西医结合胃肠病重点学科)的追求。该科不但引进了更为“超细”的经鼻胃镜,减少咽喉部的反射,明显提高病人舒适度;更是在每周二下午、周三上午、周四下午推出了“无痛胃镜”,“无痛胃镜”也叫麻醉胃镜,在普通胃镜检查的基础上,先由麻醉师,通过静脉给予一定剂量的短效麻醉剂,帮助患者在“浅睡眠状态”下完成胃镜检查或治疗。无痛胃镜检查时间约3-10分钟,待完全清醒后就可离院。

  误区二:幽门螺杆菌感染没啥感觉,不用管它
  感染Hp可使胃癌风险增加3-6倍,中国每年约40万人死于胃癌。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WHO)认定幽门螺杆菌(Hp)是胃癌第一类致癌原。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最新科研成果,清除胃内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可使胃癌癌前发病风险降低近40%,再次感染率在3%以下。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此项最新科研成果,已被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杂志刊登。
  误区三:非甾体类抗炎药对胃没损害?
  宁波市中西医结合胃肠病重点学科主任孙聪主任医师提醒说,服用对胃肠道有损害的药物,特别是非甾体类抗炎药(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消炎痛、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也是引发胃肠道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上消化道出血的中老年人中,很大一部分都正在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
  这类药不但有对胃肠食管粘膜的直接损害作用,还可降低消化道粘膜的保护作用,容易形成消化道溃疡、糜烂出血性胃炎,而且由于老年人痛觉下降,不易发现,常因消化道出血才被发现。因此,在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时,应关注消化道情况,若出现呕血、解黑便或暗红色血便的症状,应高度怀疑消化道出血,应尽快到医院就诊。
  合并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患者,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前,先要确定有没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若有,应先根治。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